产品目录

服务中心

技术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技术文章 >> “坚强智能电网”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坚强智能电网”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更新时间:2014-04-19   点击次数:962次

在2014智能电网行动网络(ISGAN)上海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来自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和高校的专家,以及来自ISGAN25个成员国的能源事务官员,就智能电网发展的政策、技术、案例,智能电网从推动到实施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严峻的雾霾等环境问题以及可再生能源的蓬勃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能源及电网形态转型。”国家能源智能电网(上海)研发中心智能配用电所所长刘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积极推动智能电网建设,无疑是解决我国能源发展深层次问题,从根本上缓解我国煤电运营紧张矛盾的战略措施。
中国特色的远距离输电
我国70%以上的煤炭、水电、风能、太阳能资源都集中在西部、北部地区,而能源负荷中心则主要分布在东部、中部地区。能源资源与生产力分布的不均衡,使我国很难依靠传统电网满足东部、中部地区的能源需求。
为了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解决能源资源与用电需求地理分布上的不均衡问题,满足低碳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对电力系统的要求,加速发展智能电网迫在眉睫。由此,国家电网公司于2009年5月发布了“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
记者了解到,根据规划,“坚强智能电网”发展分为三个阶段:2009-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以及各环节试点工作;2011-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2016-2020年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任何一种能源都有其局限性,智能电网的核心任务就是把各种一次能源转换成的电能,尽可能安全、可靠、经济地输送给用户,确保环保减排,消除雾霾,增加社会福利。”
“智能电网就是对电力系统的一个愿景,但国情决定了各国智能电网的重点有一定的不同,比如中国的远距离特高压输电的需求就是由中国能源资源分布的禀赋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决定的。”
“各个国家的国情决定了智能电网的统一模式很难快速实现,比如中国1000千伏交流、±800千伏直流特高压这样的输电模式在欧美国家是没有的。”

2013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在研究部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时,将“加强城市配电网建设,推进电网智能化”列为工作重点。国家电网公司表示,“十二五”期间将投资5000亿元,建成连接大型能源基地与主要负荷中心的“三横三纵”的交流特高压骨干网架和13回长距离直流输电工程,初步建成世界*的“坚强智能电网”。此外,南方电网的发展规划提出,将推广建设智能电网,到2020年城市配电网自动化覆盖率达到80%。
对于远距离输电带来的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薛禹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与化石能源资源都集中在远离消费中心的西部及北部地区。中国电网不但要无条件接受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入网,支持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而且承担着在广域内协调能源资源及远距离输送巨量清洁电能的重任,在大规模不确定性的间歇式发电引起的电力平衡和安全稳定等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加。因此,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支持政策频出,带动智能电网产业持续升温。据了解,未来8年国家电网投资额将达到3万亿元,其中特高压电网占据9500亿元。庞大的市场容量意味着智能电网持续高增长的确定性非常强,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智能电网所带来的市场价值一点都不亚于信息化浪潮。”刘东说。
ISGAN执行委员会主席MicheledeNigris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智能电网研究领域关注的是输电,特别是远距离输电。这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所以在这次会议上我们听到更多有关高电压等级的交、直流输电网络,不只是点对点的网络。多端直流在欧洲也是热门的研究领域,不过目前还没有广泛利用。”

分享到:

加入收藏 | 返回列表 | 返回顶部

智慧城市网

推荐收藏该企业网站

皖公网安备 34118102000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