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亨利仪表电缆有限公司

18726217599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我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产能过剩是国内线缆市场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产品分类 / PRODUCT

产能过剩是国内线缆市场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更新时间:2014-09-09      浏览次数:1602
  反向投标、中标也涉及到了国家的相关政策,每年对于三大运营商的考核中都会涉及采购所节省的成本,不同运营商之间还有对比。他认为,“市场经济不是省钱的问题,而是如何使性价比更高,国家应取消对国有企业类似的考核指标”。招标过程中,运营商理应按照“恶性竞标出局、出局、保持平均”的策略,而目前的招标政策则鼓励反向投标,促使劣胜优汰。
  
  不仅如此,在运营商的集采中,有些运营商的采购人员为了业绩合法化,要求降低线缆国标的技术要求,同时也有些标准制定单位迎合招标,不顾国家利益,降低国标的技术要求。
  
  低标准会使劣质产品横行,降低光缆线路使用寿命,造成网络事故,将会毁掉我们线缆行业,应该引起我们行业高度重视。
  
  国内线缆产业高速发展背景下存在着巨大隐忧,严重制约了国内线缆产业公平、健康、可持续发展。光纤光缆上下游产业的恶性循环愈演愈烈,在缺乏有效管控的背景下,供应商、电信运营商无休止地讨价还价,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国家基础网络的质量,部分厂商亦丧失了企业的良知,各种劣质产品开始充斥国内的基础网络市场。
  
  从国内光纤光缆的产能来看,这几年光纤光缆及材料价格都在逐年降低,甚至出现销售*生产成本的情况,一批中小规模的光缆企业已经关停并转。但是仍然有部分企业实施“做大做强”的战略,通过兼并和扩产等方式持续加大光纤光缆的产能,致使产能严重超过了市场的需求,使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状态。林中指出:“产能过剩是国内线缆市场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在恶劣的产业环境之下,国内线缆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出现了扭曲的现象。在光纤光缆行业发展的近十年中,有一些以产品质量过硬而的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中无法生存下去,zui终走向了被兼并或破产的地步。市场中“劣胜优汰”的现象已经出现,整个线缆产业的发展也亮起红灯。由于运营商“反向竞拍”、“中标”的政策,同时厂家又采用了恶性“价格战”的方针,使光缆价格持续走低。与此同时,部分企业采用降低光缆原材料质量的手段,相关部门及运营商在采购过程中又没有对质量问题给予足够重视,使得质量低劣的光缆产品“享受”着高水准的价格利润。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线缆室主任刘红峰指出,在当前的这种集采体制下,线缆供货商在参与投标时,为保证处于一类供应商的位置(二类供应商的份额会比一类供应商少20%),不得不降低报价,而后期技术人员为保证利润,只能采用更换材料的方式,而下一年,运营商的集采标准又会在此基础上继续下调,尤其是价格参数。
  
  材料的质量是决定光缆使用寿命主要原因之一。普遍企业使用了掺有再生料的材料,这些产品长时间后可能出现开裂等问题,对光缆线路的可靠性会造成危害,不仅影响通信网络寿命,也会影响企业品牌。
  
  影响产品质量的原因还涉及很多方面,包括企业工艺不稳定,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等。工艺方面,由于运营商采购标准不同和时间经常变化,光缆厂商又是以销定产,生产管理变化大,生产设备控制参数经常处于变化之中,状态不是很稳定。有的厂家管理不严又没有进行很好地调试,致使生产出的产品的质量波动很大甚至不合格。材料厂家也因价格竞争技术参数经常波动,但相应的光缆生产工艺并没有很好地根据材料变化进行参数调整,故光缆产品的质量没有保证。
  
  产能过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不仅如此,国家通信光电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陈海燕指出,根据2011年对各线缆企业的抽样检查情况来看,产品质量的合格率不断下降,产品的稳定性不高,zui严重的问题在于光缆的渗水问题。
  
  自1992年以来,国内线缆的质量在逐年下降,线缆的质量问题导致基础网络的寿命缩短,同时线缆在网期间的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线缆在国家网络中的位置,就如同人体的神经系统,如果人所有的神经系统每三五年就要更换一次,人也就不用活了”。“国内很多线缆企业,甚至在光缆生产过程中都加入了再生料,且呈现常态化,现在不使用再生料反而是不正常现象,只有少量出口的线缆产品不采用再生料。”
  
  几年来,国家层面一直呼吁要加强产品的质量控制,其中国内线缆行业的质量问题非常突出。竞争、中标的市场环境,让整个线缆行业的发展处于阴霾之中。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中国市场形成了zui大规模的线缆回收产业链,将国外退役的电缆收购回来,加一部分材料,就用来制作电缆,其质量可想而知。而这种现象也严重影响到了光纤光缆的上游产业,原材料供应商对此也是怨声载道,“由于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低,国内市场销售3~5吨原材料所获的收益,甚至都不足出口1吨的收益高”。
  
  管理层面,有些厂家没有材料检测设备,有的厂家采购了检测试验设备之后也没有重新标定、检修,根本无法正常发挥功能,只是应付检查的摆设。
  
  “中标”加速环境恶化
  
  在当前的产业格局下,运营商的集采机制无疑使恶性竞争的格局愈演愈烈。多位专家提及去年中国移动的一次线缆集采,其zui终的集采价格远低于线缆的成本价,长此以往,线缆市场将难以稳定发展。刘红峰透露,在这样格的集采环境下,运营商心里也没底,如此低的价格,究竟有没有问题?使用的设备能否达到实际使用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光纤的质量问题日益严重,国内比较冷静的运营商开始重视质量,如中国电信在广州建立了质量检测中心,江苏也正在建设质量检测实验室。每批采购的线缆产品,都要进入实验室检验,质量合格才可以,产品不合格的厂商将降低其采购份额,重要工程亦将不允许其参与。
扫码加微信
地址:安徽省天长市铜城镇工业区纬三路169号
邮箱:359702347@qq.com
联系人:黄玉璋

Copyright © 2025安徽亨利仪表电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08100259号-7

技术支持:智慧城市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

皖公网安备 34118102000340号